景觀設計工程中假山石的的重要性搭配植物;可利用植物和石刻、題詠、基座來修飾假山,轉移游人注意力,減弱人工痕跡。但石刻、題詠的形式、大小、字體、疏密、色彩必須與造景相協調,才能達到詩情畫意的效果,基座要有自然式、規則式之分。植物宜常綠、耐旱、耐高溫、低矮,用以掩飾置石的缺陷,不能喧賓奪主。推薦種植的植物,有絲蘭、蘇鐵、麥冬、蕨類等。
造假山應先根據需要,配合環境,決定假山的位置、形狀與大小高低;假山設計忌最高點正對房屋明間,更忌在其上建亭;假山設計要錯落有致。假山總體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要有所錯落,不宜過于零碎,最好是大伸大縮,注意總體效果。安石錯落得宜,不僅美觀,而且由于石塊之間搭拉咬茬,從而提高山體穩定程度。
別墅園林設計中假山石一般建于池側,其高度不應只根據池面寬窄來決定,還要考慮池水最高水位和對岸地平線的高度;如果是較小的庭院因面積有限,一般將假山設為房屋的主要對景,同時可栽植花木,以增加生氣和彌補沒有水池的缺點,還要注意花木的大小、高低宜有層次;假山的體量須與空間相稱,形狀宜前低后高,輪廓應有變化。
假山設計要有虛有實。山是實體而谷是虛體,形成了虛實對比,使假山形趨于靈活。“山無草不活”堆砌假山時要按照整體造型要求在適當地方留置種植穴,種植花草和樹木,使整座假山顯得生機勃勃,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。多用襯托手法,側峰來烘托主峰,位置、形體高低、大小又互相襯托,以產生虛實對比,增加山形的變化與立體感。
體形較小的假山石,可以將主峰置于前部,利用左右峽谷、橋和較低的峰巒作陪襯,也能使主峰相當雄偉。但不論采用何種方式,主峰位置宜稍偏,假山山形較長者尤須如此。體形較大的假山,可將主峰置于后側,其前以盤曲的蹬道,錯綜的臺、谷、澗、瀑布、絕壁等,自下而上構成層疊的復雜形體,主峰自然顯得高峻。假山設計要注意山水結合,相映成趣。假山建成后,在假山前面或左右,可挖土筑池。以精巧細膩的藝術手法理好水景,用太湖石和黃石駁岸,把假山上的流水引入池中,使水得山而活,山得水而媚。
現代人生活節奏快,工作壓力大,建一個室內假山噴泉,可以讓人們呼吸到新鮮空氣,感受大自然的聲音,從而減少工作壓力。
太湖石:是太湖之中的石灰巖巖石,經過長期波濤的沖擊和風化溶蝕而成。意趣天然的太湖石有青、白、黑三色,質地堅硬,浸潤不枯。米芾在《論石》中指出太湖石有“瘦、透、漏、皺”四大特色。瘦,嶙峋兀立,體態苗條;透,四面通達,紋理縱橫;漏,渦洞相套,玲瓏貫通;皺,則皺褶豐富,筋脈顯著。以千姿百態的太湖堆砌假山,點綴庭院,美化了我們的生活空間。比較著名的太湖石有:上海豫園的玉玲瓏;蘇州留園的冠云峰;杭州西湖的皺云峰。
靈壁石:產安徽省靈壁縣磬石山北麓,生長于赤深泥土中,石灰質巖,自然形成,粗曠渾然,色澤黑黝居多(黃、褐、紅、白兼有),以色淺為主,石質堅硬,扣之有聲,古有作鐘磬。所以有“八音石”和“磬石”之稱,又有“靈壁一石天下奇,聲如青銅色如玉(宋代詩人方巖)”的美譽。河南開封市相國寺內有靈壁石一座,座下鐫刻“艮岳遺石”四字,據考證為北宋遺石,彌足珍貴。